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之窗
县(市、区)之窗
海宁投资3480万元打造现代化灌区 26村喝上“甜”水
发布时间:2019-04-17 来源:海宁市水利局 作者:查海峰 字号:[]

近日,上塘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二期(以下简称中灌二期)已经完成四分之三,各节点的闸站、渠道改造稳步推进,重要施工点已赶在汛期前完工,整个项目预计在7月完工。

灌区对农业增产增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影响。3年前,上塘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一期己完成改造提升,骨干渠系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未改造的二级小型泵站仍影响了局部农业灌溉用水,且部分渠系建筑物已老化。

“老化失修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上塘河中型灌区全面升级改造,恢复灌溉面积,势在必行。”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8月以来,该市投资3480万元,进一步对海宁上河水系涉及许村镇、长安镇(高新区)、周王庙镇、盐官镇、丁桥镇和尖山新区(黄湾镇)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中灌二期涉及6个镇26个村(社区)近40个施工点,建设内容纷繁复杂,包括河渠灌渠改造、渠系建筑物改造、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和智慧化管控工程等。其中加固骨干河渠护岸6350米,改造防渗衬砌灌渠25976米,更新改造泵站7座,新建低压管道灌溉工程700亩。

工程东西狭长分布,直线距离43公里,最东边是尖山新区(黄湾镇)与海盐交界处的钱江滚水坝,最西边是许村镇与杭州余杭区的墓家堰滚水坝,大大小小近40个施工点就分散在这条线上。

项目多、距离远、范围广,这在以往水利建设中并不多见,对工程施工现场管控和安全管理提出了考验。

该市水利局群策群力,压实目标责任制,每天上报工程进度,定期召开工程例会,还安装了“天眼”远程监控,实现信息化工程管理。

“天眼”怎么运行,有什么好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参建单位能够随时动态了解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试验、安全情况等,项目管理机构也能及时掌握详尽的信息。”自运行以来,工程效率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除了工程管理难,具体施工也常碰到“瓶颈”。闸、泵、渠道、滚水坝大多位于村庄角落,没有宽阔的道路,大型机械设备、混凝土输送不进去。在盐官镇祝会村的倪桥港滚水坝施工点,因该坝处于宁袁塘河与支流三叉口,根本没有通道供大型机械进出,所有施工材料只能运输到宁袁塘北岸。不过,能干的工人想出个办法,将松木桩一根根绑在绳索上,下放到河里,另一头拉动绳索,开辟水路将松木桩拉上了岸。

一步一履,久久为功。一个个项目、一桩桩难题,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具体实践中破解、推进。

上塘河中型灌区是该市重点产粮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地。灌区耕地面积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粮食产量6.37万吨,分别占全市的30%、45%、45%。

此前,由于渠道沿程渗漏损失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65,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成后,可以将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左右,河渠安全性提高,闸站排涝能力增强,更重要的是,改善农田水利基础条件,提高灌区粮食的产量。

项目建成后,实现水库水应用尽用,促进当地农业、工业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3.47万亩,年增节水124.4万立方米,年增供水能力126万立方米,灌溉保证率保持在90%以上。

截至目前,中灌二期工程己基本完成了滚水坝2座、箱涵1座、护岸4715米、低压管道灌溉5800米、渠道9000米、自动化系统控制、长安外立面改造等建设内容,其他泵站、水闸也在全面推进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