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之窗
县(市、区)之窗
嘉善:念好治水四字诀 推动河湖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2-12-21 来源:嘉善县水利局 作者:金仁超 字号:[]

嘉善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长统领系统治水,围绕“严、治、截、修”四字诀,在重点河湖开展水质提升整治,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造枫泾塘等一批典型示范河道,使嘉善县再现江南水乡经典美景,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水质改善带来的美好生活。

一是严责任,高标准落实河湖长制度。对县级河道沿线各支流设立镇级河长、村级河长,并进一步明确“管、治、保”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将河长确定事项真正落到实处。除定期开展巡河外,还定期组织座谈会,研究讨论提档升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今年以来,全县900多名各级河湖长今年已完成巡河5万余次。同时,结合“互联网+”公众护水概念搭建“绿水币”平台,已有注册人数3.3万人,占县常住人口数的5.04%,协助河长解决护水问题690个。

二是治源头,高水平推进零直排改造。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契机,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发展,从源头上防治水环境污染。开展重点河道沿线低小散乱企业开展腾退,进一步加快河道沿线区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现污水应纳尽纳、雨污应分尽分、排水许可证应发尽发,污水设施运维管护到位。在2021年实现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全覆盖的基础上,2022年以省级标杆园区的规格开展姚庄镇经济开发区提升工作。同时投资11000万元,加快天凝镇、大云镇污水零直排标杆镇建设,实现新高度。

三是截污水,高质量开展面源污染生态治理。通过生物过滤带、生物通道、小型净化湿地等生物措施与水环境的截污、净化等工程措施同步建设,解决河道两岸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枫泾塘为例,在2019年,以解决河道两岸的面源污染问题为核心,嘉善县投入资金1800万元在枫泾塘东侧东侧建成一条长7.2公里、农田覆盖面积2700亩的生态拦截带,沿岸农田等退水进入拦截带,在生物过滤和生态涵养后,尾水排入断面下游支流。

四是修生态,高品格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为提升河湖水体活性,强化末端治理,大力实施水系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河道疏浚、水系连通等措施消除河道内源污染,统筹谋划水、滩、岸、坡治理,改善河道水生植物和生物生长环境,有效推动河湖水域的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同时,强化水生态修复和保护,优化调整小微水体圩区、清淤疏浚和断头浜治理,种植水质净化植物,实现小微水体水系连通及水质改善。今年以来全县共投入美丽河湖建设资金8.5亿元,奋力推进横港市河、北姚浜和新桥港等115条城乡河湖建设,南祥符荡、沈北泾水系等6条河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33条河湖获评市级美丽河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