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之窗
县(市、区)之窗
南湖区:汛期已至,用好数字化改革“四大法宝”
发布时间:2022-04-14 来源: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字号:[]

汛期已至,南湖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构建“空天地水”多方位、多层次的智慧防线,实现水雨情精准监测,水利工程科学调度,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保障防汛安全。

一是“一张图”可视管理。以卫星遥感影像及高清航拍影像为底图,运用“3S”技术和“4D”成果将河湖水下地形地貌数据、工程设计矢量图纸与规划成果、水域现状、水利设施等基础数据打造成水利177张“图层”,“图层”与“图层”的统一融合实现基础数据统一融合,打造多种类型的防汛作战应用场景。同时“图层”与水文、视频监控等感知数据有机结合,为防汛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千里眼”高效监管。运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测量十八里、陈良、七星等圩区6.82万亩,获取分辨率可达0.1米全域高清高程正射影像。将影像融入一张图数据底板,先“AI智能”筛选,再“人工”核对,精准发现堤防隐患,为风险点管控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累计航拍巡查堤防100公里,发现堤防隐患62处、长度1.1公里,已全部落实整改,切实保障圩区防洪安全。

三是“潜水镜”精准探测。运用超浅水地形地貌测量技术测量河道,全面还原水下地形地貌,找出河道行洪薄弱点,有效提升河湖监管水平,快速解决相关信访矛盾。同时测量数据融入“一张图”,可在已测量河道任意位置的一键生成测量断面,全区累计测量河道1000公里。

四是“数据库”深度分析。将全区2280条河道、1100个灌区、500公里河道水下地形、200余个水利工程、81处取水设施、68个水土保持项目、65个视频监控、18个水文测站等水利数据上图入库,实现水上水下信息随时调取。接入水文信息,分析历史数据,建立雨量-水位-圩区水量关系模型,充分发挥数据“1+1>2”叠加效应,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综合分析研判,为圩区运行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智慧”防御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