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水利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市、区)之窗
县(市、区)之窗
海宁市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23-11-15 来源:海宁市水利局 作者:徐飞燕 字号:[]

近日,海宁市长水塘·硖石市河、龙渡湖省级美丽河湖建设项目接受省级复核。复核组通过踏看现场、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海宁市省级美丽河湖建设情况,认为海宁市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明显。

具体来说,海宁市长水塘·硖石市河、龙渡湖省级美丽河湖建设项目展现了河湖安全保障美、生态和谐美、景观人文美、绿色发展美、幸福生活美。

河湖安全保障美方面,目前长水塘·硖石市河经过历次治理,龙渡湖通过开挖整治,河道岸坡安全情况良好,满足防洪20年一遇和排涝20年一遇建设标准。涉水构筑物主要是桥梁,均按照初步设计批复建设,设施完好,对防洪排涝安全无影响。整个河道、湖泊防汛管理道路畅通。

河湖生态和谐美方面,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作为省级湿地公园,是海宁市两个饮用水源生态湿地之一,对海宁市的饮用水安全、生物多样性保育、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海宁的城市“绿肺”,于2017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硖石市河作为城市防洪河道,滨岸带植物覆盖完好,同时充分考虑分层植物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通过植物环境的营建,为动物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市河、龙渡湖近岸河底自然生长的苦草等沉水植物,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水系生态环境。

在河湖景观人文美上,该市注重深入挖掘海宁历史文化,注重渗透海宁人文元素,做到“建一个工程、成一处风景、留一段历史、传一地文化”。比方说,水利文化园内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水利文化遗址实物模型,复刻展示了多种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长水塘湿地公园内的长水塘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馆详细介绍了湿地生物相关内容。

在河湖绿色发展美上,硖石市河周边“一岛三街区”逐步有序开放,街区业态日益丰富,有力推动海宁城市建设,彰显国际品质潮城特色。而龙渡湖周边现代滨水商业街区的建成,为整个新城区域注入新活力,成为新城发展新引擎。

围绕河湖幸福生活美,该市新增沿河步道、亲水平台、栈桥等亲水便民设施,以河道串联滨水小公园、文化展馆(长廊)、户外运动器械点等亲水、文化节点。硖石市河旁的水利文化馆与节水宣传教育基地、硖石市河闸站一道,构成了“一园两馆一闸站”的别致景观,是浙江河(湖)长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

据悉,今年该市美丽系列创建除了2条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外,还有6条嘉兴市级美丽河湖创建,此外还包括周王庙镇、盐官镇、袁花镇、海昌街道水美乡镇创建,以及长安镇兴城村、周王庙镇博儒桥村、长春村、盐官镇郭店村、丁桥镇宁袁塘河、袁花镇唐明小区6个城乡亲水节点建设。下一步,该市将深化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理措施多样化、资金使用绩效化,积极创成省级美丽河湖,不断织密全市幸福水网,加速推进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进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