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之窗
- 嘉兴市调研海宁水利工程开放共享 点赞“水利 +”特色融合模式
- 发布时间:2025-08-22 来源:海宁市水利局 作者:侯东儒 字号:[大中小]
-
近日,嘉兴市水利局一行赴海宁专题调研水利工程开放共享工作。调研组实地走访硖石市河闸站、洛塘河东闸站及洛溪河堤防,对海宁以“水利+”融合理念打造特色共享模式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省级水利工程开放共享试点,海宁秉持“安全、高效、开放、融合”原则,探索出差异化共享路径。硖石市河闸站是承担防洪排涝的中型泵站,它与水利文化园、BOT公园组成“三水公园”集群。依托水利文化馆的水情科普展陈,加上连通市河公园两岸的道路与人行桥,实现“工程功能+文化传播”双向赋能,让水利知识走进市民生活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增添了便捷的休闲去处。
洛塘河东闸站以“母亲河文化”为纽带打造共享样本。作为海宁自主管理的大型闸站,其在发挥防洪作用的同时,沿碧云大桥东侧建文化步道,通过西侧人行桥串联北侧堤防与生态绿地。“防洪闸站+滨水绿道”的组合,让每秒60 立方米的排涝流量与市民亲水需求和谐共生,诠释“水利+生态休闲”模式,响应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发挥“水利+生态+民生+共富”综合效益。
洛溪河堤防将“水利+民生服务”理念深化。这条水利工程堤防,在达到50 年一遇防洪标准基础上,配套建设健身步道、生态科普区和休憩设施。17 公里堤防沿线,水生植物标识牌与健身器材相映,既守护城市安全,又成为市民锻炼、亲近自然的“生态走廊”,践行“水岸景城融合”理念。
调研组表示,海宁的特色共享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尤其功能融合和民生导向方面值得推广,这符合嘉兴“嘉水安澜、兴水惠民”目标及全省相关政策方向。
下一步,海宁将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开放共享工作,扩大开放范围,探索“水利+健康体育”“水利+研学教育”等业态,让水利工程成为惠民“幸福载体”,助力嘉兴水利现代化先行。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